beatrice
  • 预产期了没动静,想问下大家都是预产期之后生的还是没到就生了?

全部答案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
由于咨询人数众多,为了更好地服务各位宝妈,使各位宝妈获得更详尽的体验与解答,专家问答服务仅为手机版用户开放~
下载怀孕管家,免费咨询妇儿专家
相关热议话题
更多宝妈热议话题
相关孕育知识
  • 恢复身材曲线,产后1~2周体操的做法

    恢复身材曲线,产后1~2周体操的做法

    产后1~2周|防止胸部下垂,矫正骨盆特别提醒:出现恶露就停止做体操运动过程中,已经停止的恶露可能会再次出现。这是身体疲惫的信号,所以不要持续运动,最好过一两天等恶露停止了再重新开始。腹式呼吸1 鼻尖和肚脐尽量成一条直线,挺直腰部坐下。2 让肚子鼓出,吸气5秒,10秒内通过嘴巴长长地呼出气。效果 | 安定身心,清醒头脑。转动脚踝1 张开腿与肩同宽。右脚脚趾弯曲,抬高脚后跟,用力转动脚踝。2 按压另一只脚的脚趾,用力转动脚踝。两只脚交替进行,反复10次。效果 | 脚踝变得柔软。恢复胸部弹力的运动1 挺直腰部站立,两臂贴合放在胸前,两个胳膊肘贴合,双手合十。2 在10秒内最大限度地将胳膊肘抬起后再放下。反复10次。效果 | 恢复身材,防止胸部下垂。收紧骨盆1 左腿膝盖弯曲,并放在右腿下面。右膝弯曲,叠在左膝上面。2 两手放在脚踝后,一边吐气一边前倾上身,然后一边吸气一边抬起上身。交替进行,反复8次。效果 | 矫正骨盆,恢复膀胱、尿道、阴道的弹性。扭腰1 仰卧,竖起膝盖,注视上方,两臂向上伸直。2 两膝向右转动,贴近地面。此时脖子向左转动,让膝盖和视线交叉。另一侧也以相同的方法进行。效果 | 矫正腰、骨盆、髋关节。抖腿1 仰卧,竖起膝盖。两只胳膊自然贴近地面。2 右腿抬高,左右晃动。另一侧也以相同的方法进行。效果 | 使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通畅。内容摘自《宝宝圣经:怀孕·分娩·育婴图解大百科》审核《宝宝圣经》的专家团怀孕:顶级妇产科专家 金泰希教授,1998年韩国中央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富川医院妇产科教授,同事也是韩国胎儿医学会、妇产科声波学会会员。分娩:顶级妇产科专家 金真暎教授,1992年韩国延世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关东大学妇产科教授,同时也是韩国妇产科学会、韩国不孕学会会员。育婴:顶级儿科专家 高始焕教授,,1989年顺天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成均馆大学少儿科教授、高始焕生长发育研究医院院长。
  • 给宝宝洗澡是大事,需要全家总动员

    给宝宝洗澡是大事,需要全家总动员

    洗澡对于成人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,而对于新妈妈来说,是一件史无前例、小心谨慎、慎之又慎的大事!通常家里的几口人都积极响应妈妈的号召,有烧水的,放盆的,脱衣服的,递工具的……总之,给宝宝洗澡是一件不嫌人多、就怕人不够的艰巨任务!其实,洗澡也没有那么难,妈妈按照下面的方法操作就可以了。备:1. 宝宝的洗澡时间宜选在喂奶前1小时或1个半小时,觉醒状态。全裸洗,室内温度在24℃以上,分部裸洗,室内温度要在20℃以上。2. 在宝宝洗澡前,要准备好浴盆、浴巾、毛巾、纱布手绢、婴儿沐浴液。3. 浴盆选择适宜的位置和高度。调水温,先加入冷水,再兑入热水,洗澡水温与孩子体温大致一样,36℃。使用温度计固然准确,但不值得提倡。爸爸妈妈应该学会用手感受水温,因为洗着洗着水温下来了,手还没感觉,哪儿能想到再用温度计!将沐浴液滴几滴在水中,搅匀,准备好之后就可以给宝宝脱衣服洗澡了。洗:1. 最初开始洗澡的时,经验少,就不要放太多水,能淹没小脚丫就可以了。等到有经验了,洗熟了,再增高水位。把宝宝放到水里,一定要把握住宝宝的上臂和头部,可以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将宝宝耳朵向内盖住,防止水流入宝宝耳朵。2. 用手撩水给宝宝洗,或者用纱布手绢轻轻擦,切记不能手劲太大,否则宝宝皮肤破了,增加感染机会。出水时,不要用毛巾擦干,而要用毛巾吸干。3. 每次给宝宝洗澡,不宜超过5分钟,避免着凉。洗完澡后,用吸水好的柔软宝宝专用浴巾轻轻擦干新生儿的身体。4. 给宝宝洗脸,不必担心会把水弄到宝宝眼睛里,因为宝宝会自动闭眼睛,不让水流进眼睛,这是新生儿对自身的保护。新手妈妈大多用湿毛巾擦一擦,轻了擦不净奶渍,重了可能损伤稚嫩的皮肤。5. 注意不要把水弄到宝宝耳朵里,容易引起中耳炎。6. 洗完澡不要马上把宝宝抱到另外的房间,先打开洗澡间的门,让室内温度相接近,再抱出去。也不要着急给孩子穿衣服,迅速把头擦干,等全身彻底干了,再穿衣服,以防感冒。7. 婴儿皮肤很薄嫩,不需要擦护肤水、护肤油,更不能擦爽身粉。文章摘自《郑玉巧育儿经.婴儿卷》
  • 从色、形、味解读婴幼儿的正常便便

    从色、形、味解读婴幼儿的正常便便

    宝宝的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,喂养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大便的性状,因此,很容易发生消化道疾病。宝宝大便情况的改变通常可能是宝宝消化系统问题的预警信号。下面就请妈妈们大致了解婴幼儿各期的正常便便:新生宝宝的便便:新生宝宝一般在出生12小时内开始排出墨绿色(抑或说黑色)的、黏稠的、无臭味的胎便。早产儿由于胎便形成较少,肠蠕动乏力,通常胎便排出延迟,若排出延迟超过24小时,须排除消化道畸形。胎便约在3~4天内排完,此后,大便颜色逐渐呈黄色。母乳喂养宝宝的便便: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呈软膏状,大都为淡黄色,偶尔呈淡绿色,可见到奶瓣,无明显气味或略有酸味。母乳具有轻泻作用,所以一天10次大便不算异常;母乳容易消化吸收,所以10天一次大便也很正常。奶粉喂养宝宝的便便:奶粉喂养宝宝的大便呈泥状,大都为金黄色,偶尔呈绿色,常可见到奶瓣,无明显气味或略有臭味。奶粉喂养宝宝比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次数一般要少,通常一天1~4次。混合喂养宝宝的便便:大便的性状、颜色、次数等都介于母乳喂养宝宝和奶粉喂养宝宝之间。辅食添加后宝宝的便便: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逐渐成形,大都为黄色或褐色,也可呈现吃入的某种食物的颜色,可见到未消化的食物颗粒,有(氨)臭味。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次数并不一定,一天1次或一天三四次均有可能。正常吃饭后宝宝的便便:正常吃饭后宝宝的大便基本成形,大都为深黄色或褐色,偶尔可见到未消化的食物颗粒,(氨)臭味较之前加重。正常吃饭后宝宝的大便次数可能较之前会减少,排便逐渐规律。文章摘自《虾米妈咪育儿正典》
  •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几个参考标准

   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几个参考标准

    面对不能用语言表达感受的宝宝,妈妈是真不知道宝宝是吃饱了还是没吃饱,饿的时候吃起来很卖力气,偶尔也会松开妈妈的乳头小玩一下,妈妈很难通过这一举动判断宝宝是吃饱了还是中场休息。 《虾米妈妈育儿正典》给出了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几个参考标准: 1. 可以感到宝宝有力的吮吸,听到宝宝吞咽乳汁的声音。 2. 乳房在喂奶前后有所不同,喂奶之前的乳房比较胀满,喂奶之后的乳房比较柔软,一些妈妈在哺乳过程中会有下奶的感觉。 3. 2次哺乳之间,宝宝感到很满足,表情愉快,眼睛明亮,反应灵敏,可有1~2小时以上的安睡。 4. 体重增加。一般来说,出生7~10天,宝宝的体重不再下降,开始回升;出生2周内,宝宝的体重回到或超过出生时的体重;出生第1个月,每周体重增加110~200g;出生后2~6个月,每月体重增加450~675g;出生后6~12个月,每月体重增加350~450g。 5. 新生儿每24小时吃奶8~12次,出生3天后,每天排出6次以上的清尿,出生第5~6天,大便颜色逐渐呈黄色,每天排便2~4次。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正常,喂养次数、排便次数略少于上述标准也无大碍。 文章摘自《虾米妈咪育儿正典》
更多专业孕育知识
孕育问答
更多疑问此处解答

千万宝妈选择怀孕管家

    在这里聊八卦、学育儿

下载APP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