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🐾
  • 怀孕2个半月,没忍住,同房了,流了好多血,怎么办啊?

全部答案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
由于咨询人数众多,为了更好地服务各位宝妈,使各位宝妈获得更详尽的体验与解答,专家问答服务仅为手机版用户开放~
下载怀孕管家,免费咨询妇儿专家
相关热议话题
更多宝妈热议话题
相关孕育知识
  • 坐月子日程表:产后第4天怎么坐月子

    坐月子日程表:产后第4天怎么坐月子

    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母乳分泌变得活跃,食欲变得旺盛,为了哺乳要注意摄取营养。随着食物摄取量增加,开始出现便秘。如果分娩4天后还不能排便,就要给医生打电话咨询。恶露的颜色慢慢淡化为褐色,量也在减少,开始出现酸味。所以要经常将恶露清理干净,经常坐浴,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,预防并发症。注意保持室温在不冷不热的状态。● 不能因为活动容易了,就过度干家务或长时间抱孩子。● 会阴缝合部位现在还没恢复,因此排便时不要太用力。● 因经常出冷汗,所以要勤换衣服,在室内也要穿袜子,维持体温。● 不要长时间开门,以免让冷风吹入,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适当调节室内温度。● 孩子睡眠时,自己也睡个午觉。● 哺乳后用吸奶器将残留在乳房内的奶水吸出,才能预防乳腺炎。内容摘自《宝宝圣经:怀孕·分娩·育婴图解大百科》审核《宝宝圣经》的专家团怀孕:顶级妇产科专家 金泰希教授,1998年韩国中央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富川医院妇产科教授,同事也是韩国胎儿医学会、妇产科声波学会会员。分娩:顶级妇产科专家 金真暎教授,1992年韩国延世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关东大学妇产科教授,同时也是韩国妇产科学会、韩国不孕学会会员。育婴:顶级儿科专家 高始焕教授,,1989年顺天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成均馆大学少儿科教授、高始焕生长发育研究医院院长。
  • 区别对待男女宝宝的私处护理方式

    区别对待男女宝宝的私处护理方式

    有点儿小洁癖的妈妈都有过这种为难的经历吧——宝宝的私处怎么护理啊?总觉得需要清洁处理,却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! 宝宝的私处护理还真有点讲究,护理不当会导致细菌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发生,所以这一课不能缺!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刚出生的宝宝会有哪些情况发生,然后再指导新妈妈该如何护理吧! 女宝宝篇: 由于胎儿期受母体的雌激素的影响,所有足月的女宝宝出生时,都会出现阴唇肿胀的现象,同时可能会出现透明、白色、黄色的黏性阴道分泌物,或者淡淡的血性(血性与黏性混合的)阴道分泌物,这些都是正常现象,这些现象会随着宝宝体内激素水平下降而消失,大概需要6~8周的时间。如超过8周,现象依然存在,请考虑就医。 在女宝宝的阴唇内发现白色干酪样的分泌物,这种情况也非常常见,新妈妈不需要过度担心。 护理贴士: 1. 给女宝宝擦屁股时一定要从前往后擦,从阴道口往肛门方向擦。 2. 平时用清水冲洗私处。先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分开大阴唇,自上而下冲洗,不要清除大阴唇内所有分泌物。粪便残留可用棉签或软布轻轻擦拭掉。 3. 不要用沐浴液或婴儿皂洗涤外阴,以免削弱外阴的自洁能力。 男宝宝篇: 男宝宝出生时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包茎,包皮内面和阴茎头表面会有轻度粘连。随着成长,包皮会逐渐和阴茎头分离。绝大多数男宝宝要到两三岁,粘连才会逐渐吸收消失。不过,也有一些男宝宝的包茎要到青春期才能完全消退。 受母亲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,男宝宝刚出生时,睾丸外表皮肤很松弛,阴囊看起来和成年男性的一样大。随着激素水平回落,睾丸皮肤会逐渐紧绷,阴囊收缩到正常大小。 护理贴士: 1. 给男宝宝擦屁股时别忘记擦阴茎和阴囊的内侧,污垢很容易藏匿在阴茎和阴囊内侧的皮肤褶皱里。尤其是宝宝大小便后,要仔细擦拭干净。 2. 洗澡时注意清洁皮肤的褶皱处,切勿用力拉扯包皮,也不要用力拉扯阴囊。 3. 男宝宝3岁前,包皮与龟头是粘连的,清洗时不要上翻包皮;三四岁以后,包皮与龟头会逐渐分离,清洗时可以上翻包皮。 除了性别的差异,无论男宝宝女宝宝都要遵循以下护理原则: 1.勤换尿布/尿裤/内裤,不穿开裆裤。 2.宝宝的尿布等衣物不与成人衣物混洗。 3.护理时不要遗漏了大腿根部。不管男宝宝还是女宝宝,大小便都可能会流到大腿根部,这个部位一定要擦干净、保持干爽,否则容易发生尿布疹。 文章摘自《虾米妈咪育儿正典》
  •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几个参考标准

   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几个参考标准

    面对不能用语言表达感受的宝宝,妈妈是真不知道宝宝是吃饱了还是没吃饱,饿的时候吃起来很卖力气,偶尔也会松开妈妈的乳头小玩一下,妈妈很难通过这一举动判断宝宝是吃饱了还是中场休息。 《虾米妈妈育儿正典》给出了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几个参考标准: 1. 可以感到宝宝有力的吮吸,听到宝宝吞咽乳汁的声音。 2. 乳房在喂奶前后有所不同,喂奶之前的乳房比较胀满,喂奶之后的乳房比较柔软,一些妈妈在哺乳过程中会有下奶的感觉。 3. 2次哺乳之间,宝宝感到很满足,表情愉快,眼睛明亮,反应灵敏,可有1~2小时以上的安睡。 4. 体重增加。一般来说,出生7~10天,宝宝的体重不再下降,开始回升;出生2周内,宝宝的体重回到或超过出生时的体重;出生第1个月,每周体重增加110~200g;出生后2~6个月,每月体重增加450~675g;出生后6~12个月,每月体重增加350~450g。 5. 新生儿每24小时吃奶8~12次,出生3天后,每天排出6次以上的清尿,出生第5~6天,大便颜色逐渐呈黄色,每天排便2~4次。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正常,喂养次数、排便次数略少于上述标准也无大碍。 文章摘自《虾米妈咪育儿正典》
  • 宝宝不停地要吃奶,是奶水变少了吗?

    宝宝不停地要吃奶,是奶水变少了吗?

    这个问题需要从宝宝和妈妈两方面因素考虑。宝宝方面的因素: 1. 宝宝在学习吃奶:最初几周中,宝宝还在学习吃奶,常常会吃得比较频繁;2. 宝宝到了萌牙期:萌牙期间,宝宝感到牙龈不适,常会出现吃吃停停的现象;3. 宝宝有心理需要:身体不适或者外界刺激过多时,宝宝可能会需要吮吸母乳以求安慰;4. 宝宝在快速成长:出院后的几天、2周左右、4~6周、3~6个月,很多宝宝都会经历生长较快、需求增加的“猛长期”。在此期间,宝宝突然增加吃奶次数或者拉长吃奶时间很常见。5. 宝宝选择在一个时间吃奶:有时,宝宝会选择在妈妈停下工作和家务的时间里“集中吃奶”或在一天的某个时间段内(通常为傍晚时分)把几顿奶并在一起吃,这也很正常。总之,宝宝频繁吃奶是保证摄取足够乳汁的最佳方式,并不意味着乳汁不足。妈妈方面的因素: 1. 生完宝宝后妈妈没有尽早开奶;2. 哺乳姿势、乳嘴衔接有问题;3. 哺乳的次数减少了或两次哺乳间的时间间隔被拉长了;4. 过早给宝宝使用了奶嘴奶瓶;5. 过早给宝宝添加了其他食物;6. 妈妈服用了一些可能导致泌乳量减少的药物,如雌激素类药物;7. 妈妈患甲状腺功能低下、严重营养不良、子宫内胎盘残留等疾病;8. 工作和家庭压力大、睡眠不好、身体疲惫、抽烟酗酒、周围人不支持等情况,也会影响泌乳量。关于泌乳量,需要注意的是:乳房排空后产奶会更快,乳房越充盈,乳汁分泌就会越缓慢,拉长喂奶的时间间隔,并不会让乳房中存储的奶水增加,反而会抑制乳汁的分泌,使泌乳量减少。宝宝出生后的前2~3个月内若是考虑追奶,除了白天勤吮吸,还要适当增加夜间哺乳。夜间是催乳素分泌的高峰期,所以夜间的母乳喂养对维持泌乳量特别有帮助。而且催乳素可以使妈妈感觉放松,躺喂时很容易继续入睡。文章摘自《虾米妈咪育儿正典》
更多专业孕育知识
孕育问答
更多疑问此处解答

千万宝妈选择怀孕管家

    在这里聊八卦、学育儿

下载APP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