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
现在已经第三天了,还是没有母乳怎么办?
本人也是,前三天没奶,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吸,然后第四天就特别胀疼,恰巧第四天孩子黄疸需要住院,就找了催乳师通奶,连通两天,奶就多了,现在白天差不多每三个小时吸一次,每次两个乳房奶量加起来都有100ml,所以建议前几天最好吃清淡,喝鸡汤各种比较油腻容易堵奶,然后就是让孩子多吸
- 发表评论
- 下载APP回帖更方便
现在已经第三天了,还是没有母乳怎么办?
本人也是,前三天没奶,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吸,然后第四天就特别胀疼,恰巧第四天孩子黄疸需要住院,就找了催乳师通奶,连通两天,奶就多了,现在白天差不多每三个小时吸一次,每次两个乳房奶量加起来都有100ml,所以建议前几天最好吃清淡,喝鸡汤各种比较油腻容易堵奶,然后就是让孩子多吸
入院分娩前一定要知道的待产常识!
临近预产期,现在胎宝宝随时都有可能前来报道,准妈妈也应该为随时去医院待产做好准备。那么事先了解一些住院常识是非常必要的,能够让你有条不紊,顺利待产! 1、准妈妈应该和准爸爸提前了解从家到医院的交通状况,确定临产到来时前往医院的最佳路线。你应该考虑到白天或夜间,以及高峰和非高峰时间的各种情况,制定不同路线。出门提前上网查一下路况,如果赶上堵车,当一条路不好前往时,要有另一条备选方案。必要时呼叫救护车可以更快速的赶到医院。 2、当出现分娩前兆时,准妈妈和准爸爸一定不要惊慌。提前储备一些有关分娩前兆的知识,做到有备无患。如果只有见红,没有其他状况,不用急着去医院。如果出现阵痛,但还不规律,也不用急着去医院。此时,你应该做一些入院前的准备,比如洗个澡,吃点东西,并再次确认一下待产包内的东西是否带全。但是,不管有没有其他状况,只要破水,一定要立即前往医院。 3、你应该提前做好功课,了解即将要去分娩的医院的住院流程等。比如:住院处在哪里,夜间急诊在哪里,需要入院待产时应该先去哪里报道,白天或夜间入院分别应该注意什么。还可以了解一下病房的情况,看哪些设备医院有,哪些需要自己提前准备。要清楚办理住院、出院需要哪些手续,要带齐哪些材料,需要多少押金,要准备多少现金。要做到心中有数,别在关键时刻让自己忙乱。怀孕期间,究竟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吃?
如果家里有个讲究各种禁忌的长辈,怀孕期间这不能吃那不能吃,孕妇想大快朵颐而不得,实在是对心情不利。那么究竟哪些是有科学证据证实了必须避免或者必须吃的呢?必须避免的食物1. 生鲜海鲜或者肉类。因为生肉或者生海鲜,像毛蚶、醉虾蟹、刺身以及没有烧透的肉类,可能被大肠杆菌、弓形虫、沙门氏菌等污染,导致感染,危急及胎儿。煮熟了不用担心,所谓螃蟹性凉之类,是没有依据的。2. 熟食店做好的熟肉。因为做好后的熟肉并非马上就能售出,存放期间可能被李斯特菌污染;李斯特菌又可以经血液从胎盘传给胎儿,引起胎儿感染,可能导致流产,所以要尽量避免。如果需要吃熟肉,回家后记得重新高温蒸煮。3. 海鱼。因为深海鱼大多含有高量的汞,而孕期摄入大量的汞会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和大脑损伤。含汞最高的海鱼有枪鱼、箭鱼(swordfish)、方头鱼、金枪鱼等。4. 熏烤的海鲜。因为腌制或者烘烤的鱼干或海鲜也可能污染李斯特菌,所以应该尽量避免。罐头封装或者高温现做的就没有问题。5. 遭工业污染的淡水鱼。因为严重污染的水域会含有高量的多氯联苯,这是一种会在鱼体内积聚的污染物,吃下去就可能伤害胎儿。6. 贝类。贝、蛤蜊、蚌等最大的威胁来自没有完全高温烤煮,要吃务必烤熟煮透。但仍然有可能被海水污染(即所谓的红潮),发生相关感染。所以最好避免。7. 生鸡蛋。国人吃生鸡蛋的不多,但最近日本料理在中国大城市流行,日式料理中常用生鸡蛋,而生鸡蛋则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,也会对胎儿健康造成威胁。所以,应该避免吃一切含有生鸡蛋的食物,这包括含有生鸡蛋的自制色拉、蛋黄酱、冰淇淋等。8. 软奶酪。中国人从前不吃奶酪,但是随着西方生活方式的引进,年轻一代也开始喜欢上奶酪,超市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奶酪。软奶酪可能在制作保存过程中污染上李斯特菌,会对胎儿造成威胁,应该避免。9. 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。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也可能污染李斯特菌,同样有危险,要尽可能避免。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则是安全的。10. 同样道理,午餐肉、拆开了的火腿片也有可能染上李斯特菌,也要尽量避免。11. 咖啡因。通常量的咖啡是无害的,但是有研究发现大量饮用咖啡则可能会对胎儿造成损害,引起流产,所以建议孕早期少喝咖啡。怀孕中后期每天饮用不要超过200毫克的咖啡。通常一杯咖啡含有咖啡因95毫克,一杯茶含咖啡因47毫克。咖啡因有利尿的作用,如果有喝咖啡习惯,必须记得适当补水。12. 中药饮品(包括各种号称中草药炮制的凉茶之类)。几乎没有科研数据告诉我们,哪种中药饮品具体含有哪些对孩子有害的成分,所以禁绝最安全。13. 酒精。记住一个原则,孕期饮酒没有安全量,任何量的酒精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。当然,这是个概率,并不是说,喝一杯酒孩子就会怎样,更不会喝了一杯酒就流产。孕前饮酒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,严重的可能出现胎儿酒精症候群、小脑畸形,甚至导致流产等。所以,一旦计划怀孕了,就要尽量避免一切酒精摄入,包括啤酒、葡萄酒。如果意外怀孕,那就从此之后不再喝酒。哺乳期也不要喝酒,因为酒精可以通过母乳进入孩子体内,对新生儿发育带来不良后果。14. 未经清洗的蔬菜水果。孕期应该多吃蔬菜,但是如果没有清洗干净,这些蔬菜就可能污染上弓形虫,甚至还可能残余农药。所以蔬果要确保清洗干净。15. 过量的维生素A。过量的维生素A可能引起胎儿畸形,推荐孕妇每日摄入维生素A 2565个国际单位。1两牛肝约含有16200单位,1两鸡肝含有7400单位。需要吃,甚至必须吃的食物1. 叶酸。叶酸是一种维生素,孕妇叶酸缺乏会导致严重的胎儿发育问题,比较典型的是脊柱裂。这个缺陷会发生在胎儿发育早期,往往在知道怀孕之前就已经开始影响胎儿了。所以,在打算怀孕之前的1个月开始,就应该每日补充400毫克叶酸,一直到哺乳期,这个非常重要。孕妇专用的复合维生素通常都含有足量的叶酸,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记着吃孕妇专用维生素片。2. 蛋白质。孕妇每日需要71克蛋白质,鸡蛋是个好的选择。鸡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只是要记住别吃生鸡蛋。3. 全麦食物。全麦食物不仅含有大量纤维,也含有铁等,所以对于孕妇是个很好的选择。4. 豆类。各种豆子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,也含有很多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,比如铁、叶酸、钙、锌等等。5. 三文鱼。三文鱼含有很丰富的Omega-3脂肪酸,被认为对胎儿的大脑发育非常重要,同时还能提供很多蛋白质和维生素B。三文鱼的汞含量通常比较低,所以每天吃少于1两的三文鱼是安全的。6. 各种莓。草莓、蓝莓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、钾、纤维,是孕期非常合适的水果。7. 低脂酸奶。酸奶含有大量的钙、蛋白质,又没有普通酸奶那么多糖分,所以也是对孕妇很有益的。8. 孕妇每日需要1克左右的钙, 27毫克的铁。因为铁和钙都很难从食物中充分摄取,所以最安全、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服用孕期专用复合维生素。9. 保证热量。孕妇每天需要比平日多摄入300大卡热量,相当于一个小加餐。比如半袋花生酱或一杯奶加上一些零食。孕妇每日三餐间隔可以吃一些补充食物,但也不能盲目地猛补,热量过多会造成胎儿过于肥胖,不仅生产不利,对孩子的健康也不利。总之,孕妇的饮食需要注意:饮食多样化,多食纤维,合理运动,保证饮水,保证热量,保证心情愉快。文章作者:勿怪幸 东京大学医学博士本文来自《知道日报》(http://zhidao.baidu.com/daily)如何科学地“坐月子”?真有月子病吗?
导语:传统坐月子有很多禁忌,最常见的有:绝对保暖,即使夏天也要严遮全身;不能出门甚至不能下床,不能吹风;不能洗脸、洗头,更不能洗澡,也不能刷牙;饮食方面要忌食生冷,还要吃各种“补品”;甚至还跟现代科技配套,发展出了不能看电视、手机等避免伤害眼睛的新禁忌。然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,传统坐月子的很多做法不仅对产妇健康无益,甚至还会带来潜在的危害。大多数中国产妇在分娩后的几周内,都要进行一项特殊的“仪式”——坐月子。传统坐月子有很多禁忌,最常见的有:绝对保暖,即使夏天也要严遮全身;不能出门甚至不能下床,不能吹风;不能洗脸、洗头,更不能洗澡,也不能刷牙;饮食方面要忌食生冷,还要吃各种“补品”;甚至还跟现代科技配套,发展出了不能看电视、手机等避免伤害眼睛的新禁忌。通常人们会觉得,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一定是有道理的。然而事实是,传统未必可靠,经验也未必正确。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,传统坐月子的很多做法不仅对产妇健康无益,甚至还会带来潜在的危害。1. 产妇和新生儿怕风吗?古代没有灭菌消毒的概念,产妇和新生儿很容易发生细菌感染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,破伤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破伤风是被破伤风杆菌感染造成的。人的肠道中有很多破伤风杆菌,产妇分娩时的伤口和婴儿的脐带都容易被粪便污染,从而感染破伤风。破伤风患者的神经中枢易受刺激,如强光、风吹、声响、震动、饮水等可诱发抽搐。由于缺乏医学和微生物学知识,古人把很多身体不适和疾病的原因笼统地归结为“受寒”、“伤风”等。他们认为破伤风是身体破损以后得的伤风,于是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让有伤口的人避免风吹等外界刺激。感染破伤风的新生儿常在7天左右发病,故又称为“七日风”。破伤风巨大的杀伤力让人们对“风”等外界刺激畏若妖魔鬼怪,所以产妇和新生儿一定要严格防风、保暖。殊不知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,如果伤口周围长时间封闭不开放,形成局部缺氧的环境,反而更利于病菌繁殖。家中紧闭门窗,室内闷热,空气污浊,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,而不利于产妇伤口愈合;在夏天,产妇和婴儿严密包裹,还会增加中暑的风险。在美国,产妇出院的时候穿着与普通人无异。假如是炎热的夏天,产妇也穿短袖、裙子,并且光脚穿拖鞋,和平常一样开窗换气和使用空调。通常出院后几天之内(不超过一周)产妇和婴儿就要去看儿医,出门更是必不可少的。2. 产妇不能沾水吗?由于冬天或寒冷的情况下人们患病更多,加之以前的水质不够清洁、缺乏淋浴条件,以及前面提到的破伤风患者会受到饮水的刺激引发抽搐,缺乏相关知识的古人以为病患也是受凉、沾水(特别是凉水)引起的,因此衍生出了产妇不能洗脸、洗头、洗澡、刷牙的禁忌,甚至还有洗哪儿哪儿疼的荒诞说法。其实这些做法只是想当然,关键还在于消毒措施和卫生条件。在发达国家,医院病房一般都设有淋浴,生产完几小时医生就会催产妇淋浴。分娩时的撕裂和阴道侧切并不影响洗澡,即使是剖腹产第二天也能洗澡了。除了冲淋浴之外,产妇还要一天数次地冲洗外阴,以促进恶露的排出和产道的恢复。传统坐月子不让沾水的规矩其实很不科学,很不卫生,不但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,对婴儿的健康也会造成威胁。3. 产妇不能下床活动吗?产妇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,又通常伴有失血,产后的确需要休息,但休息并不意味着只能卧床静养。事实上,适当的活动更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。因为生产前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(这一应激反应可以减少分娩时失血),长期卧床不活动下肢容易形成血栓,这些血栓如果随血液迁移到心肺等部位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。过去的农耕社会,妇女除承担全部家务之外,往往还要参与很多体力劳动,即使生病也难得休息;在这种情况下,给产妇卧床休息的机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,在美国的妇产医院,产后几个小时医生或护士就会来催促产妇下床活动。4. 关于产妇的饮食禁忌有道理吗?传统的坐月子陋习关于饮食的部分是最复杂的。一方面,许多日常的食物如蔬菜、水果不让吃,甚至水都不让喝;另一方面,又要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,如米酒水、红糖煮蛋、生化汤等等。有些开明点儿的医生会告诉你,水当然是要喝的,但要喝温开水,不要喝凉水;蔬菜水果是要吃的,但不要吃葱、蒜、辣椒等刺激性食物。实际上,温水固然可以喝,凉水,甚至冰水也都能喝;在美国的医院里,产妇刚分娩完,护士就会递上一杯冰水或者冰激凌。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影响乳汁的味道,但只要婴儿能接受,也可以照吃不误。不过哺乳期的产妇不应该多吃产气多的食物,包括大豆、大蒜、西兰花等,这些食物的成分会进入乳汁,造成小儿胀肚子。哺乳期的女性应该注意不要喝酒,咖啡和茶也要少喝。另外,那些奇怪的月子餐和药膳,以及一些产后的“补药”才需要禁忌,因为里面的成分、功效没有实证过,而常规食品才是最安全的食品。5. 真有月子病这回事吗?“月子病”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说法,据说如果月子里不注意会落下一些病根。具体症状包括腰腿痛、关节痛、头疼、牙痛等等,甚至还有“月子病月子养”的奇葩理论。一些正规医院的妇产医生也认同传统的坐月子习俗,但他们的这种认识也是来自民间的,因为正规的医学教科书中根本没有月子病的概念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们患上各种慢性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,这些疾病或不适往往被解释成当年坐月子不注意造成的。其实不管如何严格地坐月子,老来还是可能患各种慢性病,并没有任何统计学数据显示坐月子和某些疾病的相关性。所谓的月子病不过是人们有了先入之见,再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例子罢了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“证实偏见”,是一种非常不科学却非常普遍的态度。6. 外国人坐月子吗?世界各地都有关于产后护理的一些传统做法,我们姑且把它们统称为“坐月子”。不同国家坐月子的方式大同小异。比如多数要求卧床休息和保暖,这应该是过去的生活和认知水平太低造成的;而坐月子吃的食物往往差异巨大,这显然是各地饮食的多样性导致的。即使在中国,各地区的坐月子习俗也不尽相同。坐月子的多元性特点清楚地表明,这其实只是一种文化现象,无关科学。如果比较坐月子现象和国家发达的程度,就会发现,越发达的国家,坐月子的现象越少存在。西欧、北美和日本的女性产后基本上不坐月子;韩国和中国台湾这些既发达又传统的地方,则基本摒弃了那些有害的坐月子习俗,但又保留了很多无关紧要的讲究;中国大陆则是坐月子的“重灾区”。不仅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坐月子的习俗跟女性健康长寿正相关,恰恰相反,在全世界范围内,不坐月子的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女性健康状况最好,也最长寿。7. 中国人的体质特殊吗?说到欧美国家女性生完孩子不坐月子,总会有人说,她们的体质和中国人不同,外国女人更强壮。不同人种之间的确有一些生理学上的差别,但这些差别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考察才有意义,用生活习俗作为标准是靠不住的。例如白种人的皮肤对紫外线更敏感,更容易患皮肤癌,从科学的角度说,白种人最应该防晒。然而现实情况是白种人又最爱晒太阳。如果从生活习俗出发去判断,则会得出白种人最应该晒太阳的错误结论。医学教科书上从来没有黄种人需要特殊产后护理的说法,更何况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属于黄种人,也有不少东亚人生活在欧洲和美国,她们不坐月子不也生活得好好的吗?还有人说,中国人到了美国吃肉多了,“火气”大了,所以就不怕冷了等等,这些更是无稽之谈。欧美国家也有很多素食主义者,日本人海产品吃得多,按照中国民间的说法岂不是“寒气”更重?再说,中国各地坐月子的习俗也不相同,一个甘肃的女子嫁到福建生了孩子又该按什么地方的习俗坐月子呢?8. 有坐月子的科学研究吗? 如前所述,关于传统坐月子的弊端在医学上是没有争论的,但鉴于一些(发展中)国家还保留了坐月子的习俗,因此也有一些这方面(traditional postpartum practice)的研究。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显示,传统的坐月子有害无益,值得中国妇幼医疗工作者和新生儿家庭警惕。总之,传统的坐月子是不科学的陋习。为了产妇和婴儿的健康,应该早日把这些陋习扫进历史的垃圾堆。9. 如何科学地“坐月子”顺产的产后护理:每天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活动;顺产常常伴有阴道撕裂或实施阴道侧切,为了缓解伤口的疼痛,可以用冰袋隔着干净的卫生棉冷敷;为减少排尿时的刺痛,在排尿的同时用温水冲洗外阴;排便时用干净的吸水垫紧紧按住伤口;保持伤口清洁,每次大小便后用洗瓶冲洗阴道口和肛门;坐下时要小心,坐在枕头或圈枕上会更舒服一些;每天刷牙,保持身体清洁,有条件的要定期淋浴。剖腹产后的护理:放轻松,尽可能多休息,但每天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,适量的活动有利于手术后恢复;把自己和婴儿需要用的物品放在容易够到的地方;最初的几周中,不要搬或提比婴儿还重的东西;注意站立和走路的姿势;咳嗽、打喷嚏和大笑的时候用手捂住腹部伤口附近;需要的话可以服用布洛芬或扑热息痛来止痛,这些药物对哺乳期女性是安全的;喝足量的水(包括牛奶、汤等),多喝水一方面补充生产和哺乳失去的水分,另一方面又能防止便秘;注意多排尿以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;每天刷牙,保持身体清洁,有条件的要定期淋浴。饮食:产妇的饮食和我们平时提倡的健康饮食差别不大。产妇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多吃一些鱼类、瘦肉、牛奶和坚果,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的摄入;保证喝够水;怀孕期间吃的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还要接着吃。民间所谓生冷辛辣的食物并不用忌口。不要喝酒(也不要吸烟),少喝咖啡和茶以及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(如可乐、可可、红牛等),尽量避免甜点、快餐和含糖的软饮料。居住和穿着:有条件的话,室内温度保持在20~26℃,这是人体感觉舒服的温度。使用空调、电扇,开窗换气都是可以的;穿着以产妇感觉舒适为宜,不要刻意地多穿。婴儿应该比成人多穿一层,但也不要穿得过多。电脑和手机:产妇可以使用电脑和手机,它们的辐射都不足以造成伤害。普通人长时间看电脑和手机也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,产妇容易疲劳更应该注意;但所谓月子里不能用电脑或手机则毫无根据。文章作者:内含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本文来自《知道日报》(http://zhidao.baidu.com/daily)孕7个月后起立、坐、躺的安全姿势
如果孕妇的姿势不正,很可能引起腰痛、肩膀酸痛,造成血液循环障碍,妨碍胎儿的成长发育。下面介绍的这些正确姿势,有利于顺产和身体健康,每个准妈妈都需要了解一下哦。7 个月后孕妇的身体状态肩膀为了支撑变大的肚子,肩膀或身体经常后倾,肩膀肌肉疲劳累积,容易诱发疼痛。同时,肩膀还要支撑慢慢变大的乳房,也容易导致肩膀酸痛。手腕由于激素的变化,手腕的骨关节结合处会变得松弛。特别是突然站起时,如果用手掌支撑地面,可能会给脆弱的手掌造成负担,分娩后手腕也可能会麻木。膝盖怀孕期间肚子变大,体重增加,膝盖承重变大。站起来时如果姿势不正确,膝盖可能会麻木或疼痛。脊椎骨为了支撑突出的肚子,肌肉时刻处于紧张状态。所以脊椎骨容易弯曲,诱发疼痛。腰临近分娩时,子宫和骨盆扩张,腰和屁股部分的韧带变得松弛。再加上肚子变大,腹部肌肉拉长,很容易发生腰痛。脚脚支撑着体重,负担很大,很容易疲劳,也可能会抽筋或浮肿。起立、坐、躺的安全姿势起立1 膝盖立起来。2 膝盖打开90°,提臀起立。注意 | 最好不要总是用手支撑地面,这样会让手腕承载体重,造成负担,发生麻木或肌肉松弛。坐1 屁股使劲往椅子后面靠,腰最大限度地紧贴椅子靠背。2 双腿稍微张开,手可以抚摸肚子,保持舒适的姿势。注意 | 腰不靠近椅子靠背,如果肩膀弯曲,腰和肩膀都会有负担,容易压迫肚子。坐在地板上1 屁股紧靠在地板上,腰和肩膀挺直。2 膝盖弯曲,腿转向一侧。挺起背和脖子,视线望向正前方。躺1 先坐在地板上,身体向一侧倾斜,慢慢躺下。向左侧躺可以减少心脏负担,感觉更舒服。2 以腿和胳膊感觉舒服为准,可以伸开或蜷缩着。最好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软垫。注意 | 尽量不要平躺,那样子宫会压迫血脉,妨碍血液循环,也会给腰部肌肉造成负担。特别提醒生活中要特别小心的姿势1 洗脸时 不要弯着腰洗脸,那样会压迫腹部。2 用抹布擦地时 如果两只手和两个膝盖都支撑在地上,身体的重量会分散开。此时,注意不要让腰往下沉,要有意识地挺直后背。3 刷碗时 两只胳膊活动的幅度要比肩膀的幅度稍微窄一些。最好把软垫或书放在地板上,每5 分钟换一只脚放上去。不要站20分钟以上。内容摘自《宝宝圣经:怀孕·分娩·育婴图解大百科》审核专家:顶级妇产科专家 金泰希教授,1998年韩国中央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富川医院妇产科教授,同时也是韩国胎儿医学会、妇产科声波学会会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