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天
  • 孕七周没有胎心胎芽 胎囊1.6*1.4*0.7 孕酮20.46ng/ml hcg57643

全部答案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
由于咨询人数众多,为了更好地服务各位宝妈,使各位宝妈获得更详尽的体验与解答,专家问答服务仅为手机版用户开放~
下载怀孕管家,免费咨询妇儿专家
相关热议话题
更多宝妈热议话题
相关孕育知识
  •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几个参考标准

   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几个参考标准

    面对不能用语言表达感受的宝宝,妈妈是真不知道宝宝是吃饱了还是没吃饱,饿的时候吃起来很卖力气,偶尔也会松开妈妈的乳头小玩一下,妈妈很难通过这一举动判断宝宝是吃饱了还是中场休息。 《虾米妈妈育儿正典》给出了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几个参考标准: 1. 可以感到宝宝有力的吮吸,听到宝宝吞咽乳汁的声音。 2. 乳房在喂奶前后有所不同,喂奶之前的乳房比较胀满,喂奶之后的乳房比较柔软,一些妈妈在哺乳过程中会有下奶的感觉。 3. 2次哺乳之间,宝宝感到很满足,表情愉快,眼睛明亮,反应灵敏,可有1~2小时以上的安睡。 4. 体重增加。一般来说,出生7~10天,宝宝的体重不再下降,开始回升;出生2周内,宝宝的体重回到或超过出生时的体重;出生第1个月,每周体重增加110~200g;出生后2~6个月,每月体重增加450~675g;出生后6~12个月,每月体重增加350~450g。 5. 新生儿每24小时吃奶8~12次,出生3天后,每天排出6次以上的清尿,出生第5~6天,大便颜色逐渐呈黄色,每天排便2~4次。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正常,喂养次数、排便次数略少于上述标准也无大碍。 文章摘自《虾米妈咪育儿正典》
  • 母乳多多益善,让奶水来得更猛烈吧

    母乳多多益善,让奶水来得更猛烈吧

    母乳这东西当然是多多益善,有奶水不足困扰的妈妈并不少,到底如何解决这种困境?下面有几个建议,苦恼的妈妈不妨一试,没准儿就飞流直下三千尺,柳暗花明又一村了。 最最重要的,就是让宝宝吸吮吸吮再吸吮!没事儿就把宝宝抱在胸前让他吸,这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。这是因为,宝宝吮吸乳头,才会促进妈妈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,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。奶水越少,越要增加宝宝的吮吸次数。一般情况,每24小时应该至少哺乳8次以上,每次吸吮乳房时间不少于15分钟。当然也要根据宝贝的需求来喂。只要宝贝饿了就喂,喂得越多,奶水分泌得就越多。 要加强营养,均衡饮食。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来源于妈妈的体内。喂奶时,妈妈每天大约要消耗2100~4200焦耳的热量;妈妈所摄取的食物种类,也会直接影响到乳汁的分泌与质量。因此,均衡摄取各种营养是很重要的,尤其要特别注意钙质与铁质的吸收,这方面可从奶类、鱼、禽、蛋、瘦肉或豆制品中摄取,蔬菜及水果也应适当摄入。 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充足的休息。新手妈妈在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,情绪起伏波动较大,常常情绪低落,这会影响乳汁的分泌。因此,哺乳期间的妈咪要特别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,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生活状态。
  • 坐月子日程表:产后第3周怎样坐月子

    坐月子日程表:产后第3周怎样坐月子

    慢慢可以做一些家务活外表看起来像是完全恢复了,恶露也确实在减少。所以很多人开始做繁重的家务活或看孩子,但是身体其实没有完全恢复,此阶段可以适当活动,但不能勉强。禁止长时间弯曲身体或坐着。可以洗澡但还不能泡澡,可以给孩子换尿布,但给孩子洗澡等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事,最好推迟一阵子再做。因为支撑着腹部的肌肉被拉长,小肚子会松弛,可以使用孕妇塑身衣,或通过轻轻走动来预防腹部肌肉下垂。● 慢慢增加坐着的时间。开始在附近散散步。●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,感到疲劳要马上躺下休息。● 最好只做基础的皮肤护理。● 为了保证母乳分泌旺盛,预防贫血,要多摄取高蛋白的食物。● 可以做做饭、刷碗这一类简单的家务劳动。● 随着时间推移,恶露量会减少,但是过于疲劳,恶露会再次增加,需要注意。● 了解孩子的睡眠周期,跟随孩子的生活节奏一起睡午觉,才能保证充分休息。● 剖腹产分娩容易得子宫内膜炎,要注意清理恶露,保持会阴清洁。● 分娩后拉长的腹部肌肉很容易下垂。可以使用塑身衣塑形,或通过轻轻走动来预防。内容摘自《宝宝圣经:怀孕·分娩·育婴图解大百科》审核《宝宝圣经》的专家团怀孕:顶级妇产科专家 金泰希教授,1998年韩国中央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富川医院妇产科教授,同事也是韩国胎儿医学会、妇产科声波学会会员。分娩:顶级妇产科专家 金真暎教授,1992年韩国延世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关东大学妇产科教授,同时也是韩国妇产科学会、韩国不孕学会会员。育婴:顶级儿科专家 高始焕教授,,1989年顺天大学医科大毕业,现为韩国成均馆大学少儿科教授、高始焕生长发育研究医院院长。
  • 宝宝不停地要吃奶,是奶水变少了吗?

    宝宝不停地要吃奶,是奶水变少了吗?

    这个问题需要从宝宝和妈妈两方面因素考虑。宝宝方面的因素: 1. 宝宝在学习吃奶:最初几周中,宝宝还在学习吃奶,常常会吃得比较频繁;2. 宝宝到了萌牙期:萌牙期间,宝宝感到牙龈不适,常会出现吃吃停停的现象;3. 宝宝有心理需要:身体不适或者外界刺激过多时,宝宝可能会需要吮吸母乳以求安慰;4. 宝宝在快速成长:出院后的几天、2周左右、4~6周、3~6个月,很多宝宝都会经历生长较快、需求增加的“猛长期”。在此期间,宝宝突然增加吃奶次数或者拉长吃奶时间很常见。5. 宝宝选择在一个时间吃奶:有时,宝宝会选择在妈妈停下工作和家务的时间里“集中吃奶”或在一天的某个时间段内(通常为傍晚时分)把几顿奶并在一起吃,这也很正常。总之,宝宝频繁吃奶是保证摄取足够乳汁的最佳方式,并不意味着乳汁不足。妈妈方面的因素: 1. 生完宝宝后妈妈没有尽早开奶;2. 哺乳姿势、乳嘴衔接有问题;3. 哺乳的次数减少了或两次哺乳间的时间间隔被拉长了;4. 过早给宝宝使用了奶嘴奶瓶;5. 过早给宝宝添加了其他食物;6. 妈妈服用了一些可能导致泌乳量减少的药物,如雌激素类药物;7. 妈妈患甲状腺功能低下、严重营养不良、子宫内胎盘残留等疾病;8. 工作和家庭压力大、睡眠不好、身体疲惫、抽烟酗酒、周围人不支持等情况,也会影响泌乳量。关于泌乳量,需要注意的是:乳房排空后产奶会更快,乳房越充盈,乳汁分泌就会越缓慢,拉长喂奶的时间间隔,并不会让乳房中存储的奶水增加,反而会抑制乳汁的分泌,使泌乳量减少。宝宝出生后的前2~3个月内若是考虑追奶,除了白天勤吮吸,还要适当增加夜间哺乳。夜间是催乳素分泌的高峰期,所以夜间的母乳喂养对维持泌乳量特别有帮助。而且催乳素可以使妈妈感觉放松,躺喂时很容易继续入睡。文章摘自《虾米妈咪育儿正典》
更多专业孕育知识
孕育问答
更多疑问此处解答

千万宝妈选择怀孕管家

    在这里聊八卦、学育儿

下载APP注册